劝学三篇其三《张之洞·劝学篇》

晚清重臣张之洞的《劝学篇》与以往的单篇文章不同,我到是觉得应该更名为《劝学集》更为直观。

本篇《劝学篇》是近代张之洞著。1898年刊行。为阐述“中体西用”,宣传洋务思想的代表作。共24篇。 主张以“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”,以中学纲常名教之本,维系世道人心。提出“中学为内学,西 学为外学,中学治身心,西学应世事”的观点,主张先明内学,然后择西学以用之。提倡立学堂、修铁路等,采用西技西艺。反对维新派“开议院”、 “兴民权”的主张。先后译成英、法文出版。1900年纽约出版的英文本,易名为《中国的唯一的希望》。

由于篇幅问题,本文仅是《张之洞·劝学篇》的简介概述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购买图书阅读。

内容简介

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《劝学篇》其基本思想,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,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,要放在率先的地位,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,以补中学的不足。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、集,尤其强调"明纲",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,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。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、西艺、西政三部分。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"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",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,反对政治改革,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、反动性。但是,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。

目录

总序
前言
劝学篇·序
劝学篇·内篇
同心第一
教忠第二
明纲第三
知类第四
宗经第五
正权第六
循序第七
守约第八
去毒第九
劝学篇·外篇
益智第一
游学第二
设学第三
学制第四
广译第五
阅报第六
变法第七
变科举第八
农工商学第九
兵学第十
矿学第十一
铁路第十二
会通第十三
非弭兵第十四
非攻教第十五

作者简介

张之洞(1837-1909),字孝达,号香涛、香岩、又号壹公、无竞居士,晚年自号抱冰。汉族,清代直隶南皮(今河北南皮)人,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,其提出的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,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;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,曾说过“提起中国民族工业,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”。教育方面,他创办了自强学堂(武汉大学)、三江师范学堂(南京大学)、湖北农务学堂(华中农业大学)、湖北武昌幼稚园(中国首个幼儿园)、湖北工艺学堂(武汉科技大学)、慈恩学堂(南皮县第一中学)等。张之洞与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并称晚清“四大名臣”。

生成海报
点赞 1

张某人

不求余生尽富贵,只愿岁月可回头

暂无评论

发表评论

相关推荐

劝学三篇其一《荀子·劝学》

以“劝学”为名的著作,在我印象里有三篇,分别是先秦思想家、文学家《荀子·劝学》、宋代皇帝《宋真宗赵恒·劝学》、晚清 ...

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

如梦令⑴ (宋)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⑵ 浓睡不消残酒⑶ 试问卷帘人⑷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⑸ 词句注释 ⑴如 ...

短歌行

短歌行⑴ (唐)李白 白日何短短,百年苦易满⑵。 苍穹浩茫茫⑶,万劫太极长⑷。 麻姑垂两鬓⑸,一半已成霜。 天公见玉女⑹, ...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劝学三篇其三《张之洞·劝学篇》
嘿!有什么能帮到您的吗?